动态与观点
- 引 言 -
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的发出,为近几年高速发展的移动游戏行业按下了慢放键,让人们得以重新思考游戏为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公司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每天20:00-21:00时为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的服务。其他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登录的标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各级出版管理部门需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的网络游戏企业进行处理。
通知指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发挥自身优势,共管共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义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在社会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游戏实名制切实保护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顾名思义,实名制就是由客户端采集用户数据,再与认证系统进行比对,从而验证用户身份是否符合游戏要求。
像这样在游戏中记录用户数据的场景还有很多,例如:交易场景、社交场景等等。这些数据被无声无息的记录下来,就代表着用户数据被采集、被暴露。
随着大众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游戏背后存在着的敏感数据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一个讨论热点引发社会深度思考。
- 市场蕴含巨大潜力 新的领域风起云涌 -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175.8Bn,其中亚太地区以88.2Bn的市场规模,占比50%,摘得桂冠;北美地区紧随其后,42.6Bn的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数据来源:Newzoo
庞大的市场规模数字之下的细分领域由智能手机游戏、主机游戏、数字版/盒装PC游戏三分天下。2021年全球游戏市场数据显示,智能手机游戏受到5G技术的助推,深受用户青睐,占比45%,占领了整体业务的半壁江山;主机游戏则以占比28%的好成绩,位列第二。
数据来源:Newzoo
2021年全球游戏玩家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总体玩家已达到3.8Bn的规模,其中亚太地区的用户最多,占全球用户规模数据总量的55%,紧随其后的是中东及非洲地区和欧洲地区。
数据来源:Newzoo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在2024 年预计将达到 2187 亿 ,较2021 年数据,增长 19.62% 。
数据来源:Newzoo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形势,2016年以来,国内移动游戏用户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在2021年已达到7.1亿人,增长率达到9.6%,预计在2022年国内移动游戏用户规模将达到7.5亿人。
数据来源:易观分析
纵观全球数据,根据业务模型推算,在2023年全球游戏用户规模将会达到32.2亿。由此可推测,游戏行业将会推动其产业链条上的其他衍生产品市场规模增长,进而促使它们相互作用,形成可观的消费数据。
数据来源:Newzoo
细分游戏行业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中国各类游戏收入(亿元)和同比增长(右轴)游戏APP仍将是中国游戏行业的主要增长来源。
我国客户端游戏收入连续三年下降,而网页游戏收入连续五年下降,而且降幅还在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APP充分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优势,同时提升芯片的算力,因而大大增强了游戏的多元化和可玩性。
因此,国内头部游戏公司在2010年后已由传统模式向移动游戏转型;2016年全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超过客户端和网页游戏,2013-2020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51.9%;在经历了行业低迷后,近两年收入逐渐增加。
数据来源:中国版游戏工委,国联研究所
以上数据由全球视野聚焦至国内市场,再由产业传统领域转向细分格局。数据所呈现出的良好增长态势,充分地展现了我国游戏行业在近年间发展的大好局面。
游戏的产业增长势头良好,细分的新领域也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整体运营体系稳固且具有生命力。然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表象的背后也存在着阴暗的角落。
游戏用户在体验游戏时,卡顿、延迟、断线的问题时有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不断增加的流量攻击。据三方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流量攻击持续走高。游戏外挂、账号被盗也深深地危害到用户的数据安全。
数据来源:伽马数据&腾讯云
据统计,用户对游戏数据安全保障不满意的问题急需改善。有65%的用户在游戏体验过程中遭受过游戏账号被盗、数据泄露、游戏安全漏洞、外挂等网络安全问题。调研中超4成的游戏用户认为国内游戏产品在网络数据安全层面的保障令人堪忧。
- 重新认识游戏 -
让我们来重新认识游戏。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游戏刊物《电子游戏软件》创刊,承载着大众记忆的武侠游戏《仙剑奇侠传》被引进,影响了一代人。
2000-2010年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网吧游戏业态的发展,网络游戏盛行,一度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成为80后之间的热门话题。
2010-2017年
手机设备智能化,大量的电脑端用户转化为移动端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猝不及防地到来。
2017年之后
VR、AR云技术的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技术的加持,游戏体验也由3D转向5D,全方位带给用户视听的新体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联研究所
游戏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客户端发展期、移动端游戏发展期以及未来展望期四个阶段,大众的游戏意识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1、大规模游戏用户追求更高品质的游戏理念形成。
近20年来,中国游戏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逐年增长。市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大公司纷纷入场、游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然而同质化的原创玩法很难通过一些版权或宣传取得成功。新鲜的游戏模式对于用户更具吸引力,这也就成为促成用户对游戏品质更高的要求诱因。
STEAM 2020年统计数据概览
数据来源:STEAM
高品质不仅指美术等视觉要求效果上,也包括游戏整体设计与玩法层面上的追求。
我们以作为游戏市场中品质的佼佼者Steam平台的数据为例,每日活跃玩家高达6260万人,新增每月购买者达260万,较2019年相比游戏购买量增加比例为21.4%,以上数据体现企业自身对游戏的高品质要求可有效扩大用户规模及提升用户忠诚度,从而增加用户购买力,这大概就是顺势而为的力量。
2、发展目光不仅局限在国内,已放眼全球。
除了日常的游戏海外开发发行和海外游戏代理交流,国内游戏公司与海外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比如腾讯成功收购Riot和Supercell,投资Epic、育碧等。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团队交流、研讨会、沙龙通过探讨的形式促进了国内外游戏运营商的技术互通。
3、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与责任。
游戏逐渐向更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转型,领先的游戏企业开始关注社会效益与责任,比如:腾讯这两年投入大量精力搭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另一方面,游戏公司利用教育游戏或利用游戏的影响力进行文化传承,向外界展示游戏的积极价值,例如:《榫卯》、《折扇》、《纸境奇缘》、《微积分历险记》等。
随着2018年国内版号审批停滞、网络游戏总量全面控制、游戏道德委员会成立的各种消息,以及各大厂商维权行动的加剧,直接导致国内游戏行业发行的门槛提高。监管部门通过监管的手段规范游戏行业行为,从而维护业务体系的稳定运转。
严格的监管就是为了避免恶性事件的产生,监管绝不是一句空话。近年间游戏安全事件频发,为游戏行业敲响了警钟,逐渐缩紧的监管体系正在督促着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9年9月,一名黑客自爆入侵了移动社交游戏公司Zynga,他从超过2.18亿个Words with Friends玩家账户中窃取了数据。这次数据泄露将会波及之前注册该游戏的所有Android和iOS游戏玩家。
2020年3月,大量TapTap用户反映,他们的个人隐私被泄露,经常被推广手机游戏相关的电话和短信骚扰。
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员工发现某游戏网站平台存在漏洞,利用“BT5”程序扫描网站漏洞,然后结合可登录网站人员篡改权限,利用Navicat软件链接到网站数据库和其他方法。获取超过69万条玩家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用户名、手机号和密码等。
2020年6月9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对墨西哥手游开发商HyperBeard违反《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COPPA Rule)的相关规定处以15万美元的罚款。美国司法部在代表FTC提起的起诉书中表示,HyperBeard允许第三方广告平台收集公司儿童应用程序用户的个人信息,违反了《COPPA》的相关规定。根据保护法,第三方在收集未成年用户信息时必须通知其监护人,并征得监护人的同意。但这些广告平台却直接使用标识符向玩HyperBeard游戏的儿童投放了广告。
游戏玩家的数据被「精准」地偷走了,这些数据中也包括过度索取的权限数据,它们将会被运用到哪里,不免细思极恐。
- 数据合规 势在必行 -
巨大的市场规模也必然会有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相关从业人员,遵守“规矩”便成为每一位从业者的义务。而数据合规便是游戏行业众多“规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意识到数据对于决策的重要性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能意识到数据本身带来的合规及安全问题,这将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
在下篇尊龙凯时观察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会对游戏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