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动态与观点

专利,让琴声“余音绕梁”

2021-08-02
浏览量
7797

  时而彩云追月、渔舟唱晚,时而高山流水、夕阳箫鼓……悠扬的乐声抑扬顿挫、声声入耳。这样的情境仿佛将听者带到了世外桃源。当人们把目光投向演奏者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几名机器人乐手在演奏。

  这是北京石景山首钢园墨甲机器人剧场中的场景。据了解,这些机器人乐手正是北京木甲天枢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拥有多件专利的墨甲机器人乐队。这支乐队现有三名乐手,它们是笛子乐手“玉衡”、箜篌乐手“瑶光”以及排鼓乐手“开阳”。机器人乐手演奏的大多是有韵味、有意境的中国传统音乐,乐队和乐手的名称也颇具中国文化意蕴,“墨甲”取自先秦诸子百家之中的“墨家”,三位乐手的名字则源于北斗七星中的三颗星。

  那么,墨甲机器人乐手是如何诞生的呢?主创团队核心成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下称清华美院)副教授米海鹏表示,2012年,他在日本工作期间,参与了世界第一个机器人摇滚乐队“Z-machine”的研发工作,研发出的机器人参加了当年的东京摇滚音乐节,给了他很大的启发。2018年,他和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音乐人胡骁阳、清华美院青年雕塑家张升化等人一起创建了团队,成立了公司,致力于做“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机器人”。

  然而,如何让机器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演奏,是团队面临的重大难题。怎样定量控制音准?怎样快速切换气息强弱?演奏者如何实现艺术表达……面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根据演奏的特点,进行演奏结构的专门设计,再结合其音乐表现特点进行机器人角色的形象、动作、服装等方面的设计,最终拥有了“一种竹笛演奏机器人”“箜篌演奏机器人”“排鼓演奏机器人”等多件专利。

  从机器人乐手诞生到正式上台表演,团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米海鹏回忆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玉衡”演奏时,音准很难控制,往往在更换笛膜,或者更换演出场地之后,音准就会发生变化。为此,他们开发了自动调音技术,可以在演出前对吹奏的音高进行校准。

  2019年4月,墨甲机器人乐队在清华108周年校庆时首次登台献艺,而后在洛阳等地进行了舞台剧表演,并先后在四川卫视、浙江卫视等多个平台进行了演出。米海鹏介绍,为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团队在技术、造型、乐曲等多方面对墨甲机器人乐队进行了升级。目前,团队新研发了几款机器人,拥有“灯笼主持机器人”“表演机器人(千手鼓神)”等专利。同时,机器人的演出服应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了古典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目前,3个乐手能够完成的个人独奏和乐队合奏已有近10首曲目。

  谈及机器人演奏未来发展时,米海鹏表示,机器人在音乐处理的某些方面具有优势,比如气长更长、同时能奏响的和弦更多。但总体来看,演奏的水准,尤其在音乐演奏表现力、动作表现力等方面,还是很难比得上人类演奏家。未来,团队会在这些专项技术上跟人工智能结合,在自我纠错、自我学习方面持续探索、投入研发,不断提升机器人乐队的演奏水平,给观众带来更美妙的音乐体验。

友情链接: